茆诗松:记概率统计界的老前辈 — 魏宗舒教授
茆诗松:记概率统计界的老前辈 — 魏宗舒教授
小 传
魏宗舒(1912-1996)教授,男,1912年2月12日诞生于上海市。1929年7月他被保送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33年4月约大数学系主任留他在数学系任助教。1937年10月进入美国Penn大学研究院攻读数学,并兼修保险精算学。次年,他转到美国Iowa大学专攻统计学博士学位,于1941年2月获该校数学哲学博士学位。当年回国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同时任上海太平保险公司统计科科长。1942年被约大委任为数学系主任,1943年被聘为教授。1947年4月受上海太平保险公司委托到美国学习和考察美国的保险业,1948年11月回到上海,12月7日上海太平保险公司宣布解散。1949年9月又回到圣约翰大学数学系任教授和系主任职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调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授,1984年成立数理统计系,转到数理统计系(后改名为统计系)任教授。1996年11月23日因病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4岁。
他与其他几位教授合作翻译Cramer的名著《统计学的数学方法》于1966年初出版,该书被认为是数理统计成熟的标志。1983年10月出版了由他主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该书到2008年印了38次,共印了40多万册,其影响面相当广泛。
1977年12月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曾任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第四、五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质量管理协会第一届副理事长,年事高后,还担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与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名誉理事,上海市质量管理协会顾问、上海市统计学会顾问、中国质协统计方法研究会顾问、上海市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顾问、《应用概率统计》杂志顾问等职。他是美国统计学会终身会员。
名 言
如果能亲临实际做一、二次数据分析,那对数理统计的领会就会更深了。
一、文革前:为我校数理统计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2年魏先生刚调到我校时,由于当时正处于向苏联学习的高潮中,从教学计划到教材都按苏联模式进行,师范院校既无概率论课程也无数理统计课程。直到1958年中央提出理论联系实际,数学的应用得到了重视,概率统计开始活跃起来。魏先生积极响应,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他编写教材,为大学生开设统计选修课——抽样与检验;指导青年教师组织的《概率论教程》读书班;带领青年教师参加气象局委托的科研任务,接待来访的印度统计学家高善必。
1960年我校数学系成立了概率统计教研室,同年9月,以教研室的名义招收研究生,魏先生积极参与策划和制定培养计划,在以后的几年的时间中他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身上。他带领研究生与青年教师到实际中去,在上海自行车厂和上海第一印染厂,他告诉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在劳动中要注意观察数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去收集数据,还在现场向青年教师、研究生和工程师们讲解如何去处理这些数据。他还组织读书班,读Lehmann的《统计假设检验》时,他先讲了几次,然后让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轮就报告,大家提问题,谁被问倒了,回去准备后,下次继续报告。他让青年教师走上讲台,帮他们修改讲稿,听完课后提出改进意见。这批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后来大多成为数理统计教学和研究的骨干。
在这几年中,还为统计界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他与其他几位教授合作翻译Cramer的名著《统计学的数学方法》,该书被认为是数理统计成熟的标志。他对译稿讲究达意与修辞,往往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要与其他教授讨论多次。前后化了一年时间才完成一高,这实际上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1966年初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此书,立即得到各方面的好评,年轻人都把此书当作数理统计的入门书。
二、四人帮打倒后:迎来了教育的春天
1976年,四人帮打到后,百废待兴,科学与教学也急待恢复。为了表彰魏先生过去多年来在教学与客源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及其做出的成绩,1977年12月他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上海市科学大会。与此同时高考恢复,学位制度也随之出台。魏先生与大家一样沉浸在兴奋和努力之中。
当时上海一位自学成才的青年郑伟安,经过面试小组考核,认定已经具备本科毕业水平,经教育部批准,破格录取为我校的研究生,郑伟安本人想攻读数理统计,魏先生欣然接收。当时魏先生就指定他先读Cramer的《统计学的数学方法》,在不到一年时间中郑伟安就拿出了第一篇论文“Rao-Cramer不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表现出他的数学才华,魏先生十分高兴,但也看到郑伟安很善于抽象思维,对概率论与随机分析更有兴趣,为了发挥郑伟安的才华,因材施教,建议他主攻概率论与随机分析,并由何声武教授指导。果不出所料,在何声武教授指导下,如期毕业,又到法国跟著名的概率轮学家Mayer教授学随机分析,二年半就获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郑伟安回国后不久就被评为教授与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
在学位制度公布后首批研究生正式招生中,魏先生与茆诗松联合招收了三名硕士生,他们的研究方向涉及容许性、重抽样和试验设计,魏先生一一加以指导,并亲自为他们讲授重抽样课程。当三篇论文都通过论文答辩后,魏先生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他说:“中国从此结束无学位时代,第一批硕士生在我们自己手中培养出来了。”如今这三位硕士毕业生都是我国科研和教学的骨干,都成为博士生导师。
在指导研究生的同时,魏先生还经常与实际单位进行联系。1979年上海商品检验局发现从比利时Ucb Sidac进口的800吨玻璃纸质量不合格,要向比方索赔。魏先生与青年教师一起考察了全过程,重新进行了抽样、测量与分析,认定质量确实不合格。可是比方就是不承认,并说他们生产的玻璃纸没有不合格的。为了维护我方的声誉,挽回损失,要求对方来人检验,若质量合格,费用由中方支付,否则由对方支付。不久,比利时专家到沪,第二天就举行会议。会上魏先生用流利的英语讲述了中方的抽样、测量和分析的全过程,还未等魏先生讲完,对方专家立即承认质量有问题,答应赔偿,全过程不到一刻钟。索赔谈判顺利解决,维护了我方商检局的声誉,挽回了国家的经济损失。事后魏先生十分气愤地说:“在他们眼里,中国落后得连统计都不懂。我们要争气。”这一实例成为激励学生学好统计的一个动力。
教材缺乏在“十年动乱”后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高教出版社特请魏先生主编师范院校数学系本科生使用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科书。魏先生欣然接受。魏先生还邀请了系里几位教师协助编写,从章节细目到例子习题在校内外广泛收集意见,经过多次修改,于1983年10月出版。该书到2008年印了38次,共印了40多万册。可见其影响面相当广泛,时间也相当长。此外他还与其他教师合作翻译出版了《初等概率论附随机过程》与《统计思想》两本书,同样受到读者的好评。
三、晚年:为发展我国的概率统计事业积极进行策划,为推动统计界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创办研讨班
80年代的魏先生已经迈入了高龄,但是他仍然为发展我国的概率统计事业积极进行策划。早在1980年底我校就向教育部申报设立数理统计专业,教育部要求学校等消息等机会。1983年初教育部要搞学科规划,这是一个机会,魏先生与教研室的教师积极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最后以魏先生等四位教师的名义向教育部科技司写了一份《对发展数理统计学科的建议》的报告。报告列举事实说明我国在数理统计学科发展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分批设立数理统计专业和数理统计系,在全国出版数理统计杂志。该报告被科技司编印为“对科技规划的建议(第0006号)”散发到教育部各司局参阅。1983年7月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数理统计专业,同时获得批准的还有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当年我校数学系就招收了第一届数理统计专业的大学生,1994年12月成立数理统计系。这件事在我国数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以后几年内,全国有十所高校先后批准设立数理统计专业。
魏先生多次在概率统计学术会议上呼吁,为了发展我国概率统计学科,需要创办一本全国性的杂志。他的呼吁也是概率统计界的共同呼吁,创办杂志对发展学科至关重要,1982年全国概率统计年会上此种呼吁达到高潮。学会选出的理事会推举江泽培为理事长、魏宗舒等为副理事长,他们商讨办杂志的可行性和具体做法,会议决定杂志为季刊,取名为《应用概率统计》,编辑部设在华东师大数理统计系。由在京理事负责写申办报告,申请刊号,由魏宗舒和华东师大的教师在上海筹备编辑部和印刷事项。经过努力,1984年终于把刊号批了下来,明确该杂志由中国科技协会主管,由中国概率统计学会主办,创刊号于1985年8月出版。
在一些学会、协会的学术活动中,魏先生经常宣传各种统计方法,希望实际工作者去应用,同时希望统计工作者到实际中去,帮助实际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发展统计,使统计在中国生根开花。在这些活动中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发现统计界与实际单位的工程师之间相互缺乏联系,缺少沟通渠道。于是他萌发办一个“统计沙龙”,创造一个机会让工程师与统计学家之间有一个定期交往的场所。他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数理统计系教师的响应与支持。为避免外界对沙龙的误解,魏先生很慎重地为这个沙龙取了一个正式名称——“统计应用研讨班”,由上海地区的工程师与统计教师参加,每三周在魏先生家中的客厅活动一次,每次一个主题,由魏先生约请中心发言人。从1988年冬天开始直到1993年魏先生住院才中止。这个沙龙在工程师与教师之间架设了桥梁,起到了沟通和促进统计应用的作用。在沙龙上讨论的问题各种各样,讨论十分热烈,颇具启发性,有时对实际问题该如何的解决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解决方法,有时对一些概念经过争论统一了看法。这些对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广统计方法都很有意义。
魏先生是美国数理统计学会的终身会员,他拥有一套完整的Annals of Statistics,他去世前把他全部藏书捐献给华东师大图书馆,希望这些书还能为培养统计人才继续出力。
几十年来,魏先生孜孜不倦地埋头工作,在概率统计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忠于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胆略,联系实际严谨治学的态度,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的榜样,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http://www.sfs.ecnu.edu.cn/s/154/t/472/p/1/c/10478/d/10484/list.htm